30年,甘于奉獻,不計得失,,一輩子做好一件事。
30年,,孜孜以求,,潛心鉆研,,為設備保駕護航。
豐富的電氣維修技術和經驗,,他為項目服務解決各種疑難技術難題,。30年的付出與堅守,他是正和的一名普通的老員工,,卻用歲月留下“匠心”,,是我們身邊不平凡的表率。
“勤學,、敬業(yè),、付出、低調,、正能量” 這是我在正和同事口中聽到的最多關于他的評價,。清瘦的身影奔波在各個區(qū)域,攀爬在高聳的塔吊上……提起我們熟悉的周工,,公司上上下下,,不論多大年紀,無一不對他豎大拇指,。
踏踏實實干工作 愛崗敬業(yè)做表率
對待工作,,周工的盡心盡責是眾所周知的。記得在茂名電廠維修機械時,,現場發(fā)現缺少一個制動單元,,茂名電廠又地處偏僻,而且這個零部件并不是隨便的小店就能買到,。如果讓廠家配送的話需要幾天的時間,,就會耽誤現場服務很多時間。為了保證塔機盡快恢復運行,,不耽誤現場塔吊的作業(yè),。周工第二天一早就搭乘大巴車去城內的部件廠購買部件,來回往返10個小時的車程,,買完零件后已經是下午4點多,。周工匆匆地在路邊的小店里吃了點快餐,又乘著6點的大巴車趕回電廠,。結果到達項目所在的小鎮(zhèn)已經是半夜11點鐘,,在偏僻的馬路上,周工又疲憊地提著重約30斤的零件往電廠走,,走了很久才找到一個小店住下,。第二天一大早趕回工地又直接上塔維修,一點都不顧身體的疲勞,直到設備恢復運行才放心的下塔休息,。
周工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,,卻頻繁的出差在項目一線,連年的奔波,、加班加點已成常事,。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塔吊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時候。由于高溫,、多雨,、氣候潮濕,導致電氣部件受潮出現問題,,會讓設備無法運行,。今年7月,華東運營中心上海的項目塔機電氣又出現了棘手問題,,周工接到通知立刻趕去,,凌晨1點才到達項目。他不顧疲憊,,立刻進行維修,,直到清晨的時候恢復了設備的正常運轉才從塔吊上下來休息。
我問周工:“您那么大年紀了,,這么辛勞熬了一晚上,,您身體吃得消嘛?怎么不下來休息一會緩緩疲勞再干活呢,?”周工聽了我的話笑了笑說:“我只是想著盡快把這個問題修好,。遇到問題要第一時間去解決它,不能讓塔吊一直停著,,讓現場工人看著著急,。而且上下塔吊也不是很方便,哪里顧得上啊”,。這么多年來的工作作風,,在周工看來這些“付出”都是理所應當,在工作需要的時候,,從不把自己放在第一位,,總是把設備的維護看得最重要。
老當益壯自主研發(fā),,控制成本做足貢獻
周工還是一個愛琢磨愛鉆研的人,。深圳平安中心項目塔機為三洋大型M125起升機械,所用的變頻器是進口部件,。這個變頻器出現問題,,換成原裝的大概需要十幾萬元,,就算是維修也要六七萬。但是周工通過自己的琢磨鉆研,,成功的將一個同類型的國產的部件升級改造,運用在這個機械中,,為公司大大節(jié)省了成本,。
除此之外,周工還曾參與和主持了E6026塔吊起升RCS機構改造和回轉變頻控制改造,、MC320塔吊起升變頻控制改造及高速建筑施工升降機變頻控制改造等項目,。他參與的首鋼4#高爐改造所用的3000噸米塔吊的安裝工作,還獲得過中建一局科技進步三等獎,。
其實周工并不是臨時就會想出的這些改造,,他平時特別注意積累,會看各類專業(yè)書籍,。厚厚的機械設計手冊,、機械結構設計、起重機械安全等等堆滿了他的辦公桌,。我問周工:“您工作這么忙,、這么累,怎么還有心思研究這些呀,?”周工說:“活到老,,學到老嘛,而且現在的電氣技術更新變化得很快,。像控制這種裝置,,以后可能都可以遠程監(jiān)控,不學習就會被淘汰,,所以只能不斷學習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?。 ?/span>
工作中的英語“大咖” 一切為了工作
周工不僅琢磨鉆研電氣方面的東西,,而且他還在工作之余學習英語,。“什么,?五十多歲了還學習英語,,能記得住嘛?,!”聽到這些你可能不禁這樣問,。但實際上周工確實一直堅持。聽同事講起一次在機場附近的酒店參加培訓,,中場在走廊休息時見到幾個外國人,,周工很熱情的跟他們說“hello~how are you?”外國人感覺很驚訝,但也很友好的回應他,,引得我們忍不住笑,。
“我和我女兒的詞匯量應該差不多吧!”這句話一點都不假,,還記得聽史總講起過有一個項目的塔機是從意大利進口的,,當時處理問題怕交流有障礙,特意請了一個外國語學院的外語翻譯,。但是這個翻譯對于一些專業(yè)性的詞匯不能理解,,翻譯不出,周工就自己來與廠家的人溝通,,硬是做了一個月的翻譯,。史總對周工夸贊不已,就連我們這些年輕同事聽到這些也都自愧不如,。周工自己也說:“現在的許多設備說明書包括圖紙有很多都是英文的,,如果我不學習英文,工作起來現查詞典太麻煩了也理解不好,。馬克思在他50歲的時候還學了一門外語,,更何況我當時開始學習時才40多啊?!?/span>
30年無私奉獻 不計個人得與失
為了正和,,為了工作,這么多年他沒有休過一個年假,。周工的愛人是老師,,每年放假的時候學校總會組織一些外出游玩的活動,,看著人家都是家人陪著,,周工的愛人也會埋怨、羨慕,。去年周工終于計劃要補償一下愛人,,他提前完成并安排好手頭工作,跟公司領導請好年假,,終于順利的陪愛人踏上了開心的旅程,。但是,在出去玩的當天就接到電話,,第二天的深圳平安塔吊專家論證會項目又需要他參加,,他毫不猶豫的又趕往深圳,匆匆結束了此次年假,。當我問到那您的愛人豈不是會更埋怨您嗎,?周工說:“她也是習慣了,,而且說這是工作,能理解,?!?/span>
采訪的結尾,我問道:“您工作這么忙,,這么累,,連陪家人出去玩的時間都沒有,您覺得您的付出值得嗎,?”周工的回答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,,周工說:“無論做什么事,,都要對的起自己的名字,。就像正和服務要對得起自己的品牌一樣,要做就要做得最好,。我做維修就要做到最好,。要讓人們提起你就豎大拇指,在正和這么久工作確實很辛苦,,但我從工作中也同樣會獲得成就感,,值得!”
采訪結束后,,作為年輕人的我覺得這種工作精神有點不可思議,,這樣的人在這個時代還有嗎?,!引起了我的深思,。他是值得我們所有年輕人學習的,真真正正的身邊的榜樣,!有人說,,80后、90后是創(chuàng)新的一代,。他們充滿活力,、有思想、敢于創(chuàng)新,;也有人說,,80后、90后是垮掉的一代,。他們遺棄傳統(tǒng),、被西化、人性扭曲,,大家褒貶不一,。不過跟周工相比,,強烈的責任心、敬業(yè)奉獻的工作態(tài)度,,我們確實有很大的差距,。而且我沒有想到,50多歲的周工竟然還有這種“創(chuàng)新”的精神,,還有這般學習的熱情,。周工他會漸漸老去,或者說終究有一天會退休,,但是他的這種精神卻需要我們去學習和傳承,。我們應該踏踏實實的去努力,克服內心的浮躁,。只有像周工一樣對工作,、對事業(yè)真真正正的扎進去,肯去鉆研,、去付出,,才會真正的成為專家,進而實現自己的價值,。敢于去想,、去奮斗。夢想不是在遠方,,而是在每天的工作里,,周工雖然讓我們“仰望”,但是我們每個人只要踏踏實實的做好眼前的工作,,相信時光不會辜負自己的努力!